劇中最早出場的年輕人,首先說明世上沒有不勞而獲, 不長進、不努力,就絕對不會有回報。這也許是大家廣為接受的真理,但反過來問,付出了努力就必能得到回報嗎?* 劇中的媽媽帶著女兒於麥記借宿,雖然已盡了一切努力,卻不獲半點回報,甚至厄運接二連三的降臨在她身上。所謂「種瓜得瓜」恐怕只是人們一廂情願以為好心必有好報的虛假邏輯,世事又豈能盡如人意! 婆媳關係素以糾紛居多,何以媳婦自願替婆婆還債?稍有常識的導演都不應該犯如此低級錯誤,劇中展現媳婦對婆婆的反常無私奉獻顯然是導演刻意安排,令觀眾反思人際關係的多元性,不可一概而論。
郭富城的遭遇卻反映人生的無常,錯過了機會,抱憾終身,一直未能放下心中的包袱,到了生命盡頭仍未敢與母親相見。萬梓良拒絕接受妻子離去的事實,極端的内咎改變了他本來仍可快樂過活的人生軌跡,是郭富城的影子角色,兩人的命運同是被「心債」重重的壓著,無法解脫。郭富城喚醒了萬梓良,自己卻執迷不悟。而張達明這位最佳配角,在鏡頭下展現的潦倒和滄桑,卻說明世事無絕對這個道理,他面對絕境,走投無路,最後諷刺地在獄中如願以償,倒可算是兩餐溫飽。
楊千嬅在戲裡多次唱出梅艷芳的首本名曲「心債」的首段,「重重心中癡債,原是欠下你一世,無限無盡愛在我心底」。想到生命的反覆無常和生活的咄咄逼人,殘酷的現實不讓你付出的努力獲得報答,心裡湧起了莫名的感慨,為何「明明用盡了努力,明明事事都不計,為什麼萬般癡心,都等如枉費」!也許命運就是如此!
2020年9月30日
________________
*按邏輯學來說,「沒有A就沒有B」不等於「有A就有B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