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March 17, 2025

「雙星報喜」50年不變的崇洋優次

經典電視節目「雙星報喜」是我和不少同年紀的港人的童年回憶,其中的許多經典情節至今仍然記憶猶新。其中一個趣味十足的劇集片段,描繪了當年港人與旅遊相關的社會現象。當時 (1970年代),能夠出國旅行尤其是去日本,對許多人來說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。劇中的兩叔侄,阿叔叫馮仁坤(諧音「逢人昆」),侄兒叫梅士德(諧音「冇事得」),分別由許冠文和許冠傑飾演。故事講述兩位街坊夫婦剛從日本旅遊回來,滿口炫耀自己的見識如何廣博,不斷誇讚日本的一切如何優越,反映了當時社會普遍的崇日心態。劇中的搞笑對白,令人捧腹大笑!阿德看不過眼,便與坤叔商量了一個對策,準備挫挫這對夫婦的銳氣。於是,坤叔假裝自己也剛從歐洲旅行回來,並請來一位半桶水的旅行社老闆助陣(飾演旅行社老闆的是當年的著名導演龍江),與這對夫婦一起打麻將。當夫婦得知坤叔遊歷過歐洲後,那股自滿的氣焰瞬間收斂下來,態度也變得謙虛起來,甚至還多了幾分敬畏。

50年前的趣劇,反映了當時社會中崇洋文化的「優次定律」,當年能去一趟日本已經足以讓人不可一世,但若有人曾遊歷歐洲,那更是無人能及的威水之事。時至今日,雖然環遊世界都已變得非常普遍,但這種崇洋的「優次定律」至今仍然適用。現在,不少中國及亞洲的藝術家,若未曾在英國、法國、義大利或日本舉辦過展覽,往往難以獲得本地藝術界的重視。同樣,亞洲的科學家若未能在美國及歐洲的學術期刊或會議上發表論文,也難以在本地科學界獲得真正的認可。事實上,無論你是否願意接受,中國人乃至整個亞洲人想要在全球舞台上嶄露頭角,通常需要先得到日本或西方國家的認同,像戴上了光環,才能進一步贏得廣泛的賞識。過去100年如是,相信未來數十年也如是,崇洋的優先次序恐怕不會有太大的改變!

YouTube: 雙星報喜 1972年 - 打麻雀談旅遊(包笑死) 


2025年3月17日

Recent Popular Post